第二十五届全国洞穴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|  | 来源 : 岩溶及洞穴团队 | 发布日期 : 2022-11-28 |  |
|
|
 |
参会代表线上合影  1 / 7 页 第25届全国洞穴大会召开  2 / 7 页 洞穴苗厅Geoslam三维扫描  3 / 7 页 洞穴步甲新物种发现  4 / 7 页 走,去天坑 央视科考直播  5 / 7 页 遵义、贵阳“双龙会” 发现贵州“地下黄龙”奇观于中国国家地理发布  6 / 7 页 大会学术报告  7 / 7 页 |
 |
第二十五届全国洞穴学术会议于2022年11月26日至27日在线上顺利召开。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、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主办,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管理委员会、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承办,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、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、亚洲洞穴联盟协办。 |
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、洞穴专业委员会、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、贵州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岩溶与洞穴科研工作者和学生、重庆、湘西、广西等地的洞穴探险爱好者、岩溶和洞穴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代表等225人在线上参与了会议。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陈伟海副总工程师、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管理委员会郝位翔主任、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 贺卫书记做了开幕式致辞。 |
11月26日,围绕金佛山地区岩溶洞穴资源特征和发育机理、洞穴熬硝成因、岩溶沉积物定年及古气候演化历史、岩溶水文地质与地貌演化、城市岩溶洞穴的观测及其环境意义、喀斯特洞穴动植物多样性、绥阳双河洞系统探测进展、国家标准《岩溶学基本术语》申报进展等领域,会议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分享了23个专题报告。参会代表认真聆听,积极进行问题讨论,通过集思广益、专家问诊等方式,进一步提升学术水平。 |
11月27日上午,召开了洞穴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第6次会议,张远海秘书长对2022年度洞穴专委会工作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2023年度工作进行了部署,他强调,专委会秘书处在洞穴-天坑调查、科普教育、术语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,尤其是在央视开展的《走,去天坑》科普直播就有1747万人次的观看,微博阅读量超过了2亿人次,工作成效显著。 |
11月27日下午,举行了首届洞穴地图制图技术交流活动,来自全国各地洞穴研究机构、洞穴探险队的5位专家分享了洞穴制图的经验。周文龙分享了三维扫描技术的进展,并通过实际案例对比了各类技术的优缺点;李萌分享了国内外洞穴制图简史、洞穴测量仪器的新进展;万年钺分享了洞穴制图出图的规则和软件应用;罗宏杰分享了人工洞穴制图与三维扫描制图的成果差异及机制探讨;肖爱分享了洞穴制图误差成因及误差去除的方法。这是洞穴专委会第一次组织洞穴制图的经验分享,将大大助力洞穴探险队伍的人才建设和洞穴测量的正规化。 |
本次洞穴学术会议,对进一步交流洞穴研究、洞穴保护、洞穴旅游与可持续发展、洞穴研学教育、洞穴探险群众性运动开展等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。洞穴专委会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,坚持致力于我国洞穴事业科研和科普工作的健康发展,加强公众洞穴科普研学教材规范的编制,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,做好新时代的科普工作。 |
会议上,洞穴专委会还制定了2023年度第二届全国洞穴摄影大赛、第三个中国洞穴节科普宣传活动、第二批“研学旅游洞穴”评选和洞穴测绘和制图技术和规范科普培训活动计划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