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|全景学会|党建|联系我们
EN
   站内搜索         
当前位置 : 首页 >> 省级学会工作动态
省级学会工作动态   第6页
青海省地质学会联合举办“岩浆、地质流体与成矿关系及其建模方法”学术研讨会
来源 : 青海省地质学会    |    发布日期 : 2024-08-30
返回上一页
   
致欢迎词      1 / 5 页
   

为深化基础地质研究,加强对外交流合作,持续提升和发挥学会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的引领作用,8月30日,青海省地质学会联合青海大学邀请国图宾根大学的地球科学系Paul D.Bons教授和爱沙尼亚塔林理工大学地质研究所Alvar Soesoo教授召开了以“岩浆、地质流体与成矿关系及其建模方法”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。主办方、承办方和各理事单位共计52人参加了此次会议。学会李五福秘书长和青海大学陈敏主任共同主持了此次会议,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杨波老师担任了本次会议的翻译工作。
Paul D.Bons教授以“Fluids,granites,deformation and ore deposits”为题,介绍了国西南部的Black Forest、南澳大利亚的Mt Painter和我国甘肃的千红泉地区的地质背景,着重讲解了热液活动对岩石的影响,讨论了两种流体释放机制以及形成热液矿床的过程,包括流体形成、有用元素的溶解、运输、集中、释放等问题,最后还讨论了流体流动模型的相关技术。
Alvar Soesoo教授以“How we know what happens in the partial melting source:modelling approaches”为题,介绍了岩石部分熔融的基本问题,包括熔融如何发生、为什么发生、岩浆如何移动、过程的规模以及岩浆的化学特征是如何产生等问题。通过研究加拿大拉布拉多、芬兰西南部的地质况,以及类似于部分熔融系统的矿体/矿脉,研究结果表,一是岩浆系统是自组织的临界状态(SOC),岩浆体的体积/大小可以用幂律(分形)来描述;二是初始熔体以非连续、逐步的方式积累,形成越来越大的积累体;三是岩浆体的化学成分不仅受源岩和熔融百分比的控制,还受积累动力学的控制。Alvar Soesoo教授以玉门地区为例,阐述了部分熔融及其与矿床形成之间的联系,强调了自组织临界性在岩浆系统和矿床系统中的作用。
参会代表结合青海实际况,就蚀变矿物识别、成矿预测、建模等问题与Paul D.Bons和Alvar Soesoo教授开展了讨论。
   相关链接
湖北省地质学会荐两地获评中国地质学会第...广西地质学会理事长段建宝率队赴贺州市、桂...
安徽省地质学会党委荣获2024年安徽省级...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和湖南省社会组织管理局...
浙江地质文化村(镇)建设又获新成果安徽省地质学会荐的两个村(镇)获中国地...
湖北省地质学会组织参加第37届国际地质大...沪苏两地学会地质类团体标准协作编制工作第...
上海市地质学会第十一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...青海省地质学会联合举办“岩浆、地质流体与...
广东乳源大峡谷被评为我省第七个地球科学科...山东省地热清洁能源产业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在...
江苏省地质学会协办第二十届全国数学地质与...李郡同志荣获2024年度河北省“最美青年...
广西地质学会举办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培...甘肃省地质学会组织地质灾害遗迹及治理工程...
“2024年广东省青少年地学科普研学营”...广东省地质学会召开申报国家级天然富硒土地...
广西地质学会联合开展“绿矿山建设与矿山...安徽省地质学会组织参加第十九届中国可再生...
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学会举办“新一轮找矿突破...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一次会...
云南省地质学会联合举办2024年“全国生...天津市地质学会举办“传承百年地质文化,弘...
河北省地质学会开展第四批天然富硒地块认定...湖北省地质学会组队参加2024年全国青少...
安徽省地质学会组织召开2024年度天然富...“兴‘硒’路,共同行”科普公益活动在建...
河北省地质学会13名科技人员入选河北省科...青海省地质学会举办“镁铁-超镁铁岩浆活动...
   工作动态
   通知公告
   分支机构工作动态
   省级学会工作动态